信息分類
信息資訊
2011年全市一般預算收入1455億元 增長36.1%
2011年,全市各區縣、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、市政府決策部署,牢牢把握主題主線主攻方向,統籌三個層面聯動協調發展,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,圓滿完成了財政收支預算任務,實現了“十二五”發展的良好開局。全市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455億元,比上年增長36.1%;一般預算支出1755.8億元,增長25%。主要特點是:
第一,財政收入規模迅速擴大。過去的一年,我市經濟社會保持又好又快發展,拉動財政收入實現快速增長。全市一般預算收入增加386.1億元,超過2005年全年收入,三年時間實現翻番,收入總量和增幅創歷史好水平。各區縣財政收入增勢強勁,去年區縣一般預算收入890.1億元,增長37.5%。其中,濱海新區、中心城區、環城四區和老五縣收入分別增長42.7%、23.7%、34.7%和47%。我市轄區內財政總收入達到5333.4億元,增長21.8%,財政收入總量持續加大,綜合實力不斷增強,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第二,經濟快速發展對財政增收拉動作用顯著提高。我市大力推進濱海新區開發建設,一批現代服務業重點工程加快實施,一批世界級、國家級、區域級高端產業基地正在形成,新區龍頭帶動作用和服務輻射功能明顯增強,對全市財政收入貢獻日益突出?偛拷洕、金融保險、現代物流、融資租賃等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,服務業對地方稅收貢獻達到60%以上,成為財政增收的重要支撐。大項目、“小巨人”和樓宇經濟全面推進,全市1280個重大項目已有700多個投達產,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2.1萬家,其中“小巨人”企業超過1000家,商務樓宇中稅收超億元的增加到67個,稅收貢獻率不斷提高,多點支撐的增收格局逐步形成。
第三,財政增收機制和征管體制不斷健全。認真貫徹積極財政政策,全面落實結構性減稅措施,實施增值稅轉型政策,提高營業稅和增值稅起征點,調高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費用扣除標準,全年為企業和居民減稅155億元,對于鼓勵企業增加投資,緩解生產經營困難,擴大消費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。各級財稅部門堅持依法治稅,積極完善現代稅收征管體系,健全稅源管控機制,切實堵塞征管漏洞。同時,深化“收支兩條線”改革,積極推行非稅收入集中征繳模式,確保收入及時足額入庫,實現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協調均衡增長。
第四,民生領域投入不斷加大。積極調整優化支出結構,壓縮一般性項目支出,較大幅度增加民生投入。去年全市一般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用于民生領域支出共計1940億元,增長26.2%,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達到75.2%。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就業政策,完善社會保障制度,連續七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,增加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、城鄉低保和困難家庭生活補貼,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。多渠道籌措財政資金,建設保障性住房1600萬平方米、23.8萬套,發放租房補貼8.5萬戶。進一步加大社會事業投入,完成海河教育園區一期建設,7所職業院校6.5萬名師生進入新校園,天津文化中心主體工程完工,公共圖書館、美術館、文化館全部免費開放。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,實施新一輪市容環境綜合整治,城鄉環境和面貌進一步改善,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不斷提高。